3)第244章 打骨折_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中小型渔船进行迭代。

  李学武这才来津门,是想要亲自看一看渔业、船业发展情况的。

  海洋捕捞关系到接下来的罐头产品和水产品进京的合作。

  渔船业发展关系到营城造船厂接下来的发展目标。

  跟津门海产公司合作自然不仅仅是从这边交易海产品,也不仅仅是将外地的特产同对方做交易。

  最终目的是将轧钢厂自产的商品推销出去。

  贸易项目最终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还得是自身产出。

  比如轧钢厂的五金小商品、汽车、生产工具、钢材,以及联合企业和工业基地生产的产品。

  只有自身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提供优秀且有竞争力的商品,才能在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条件。

  既然都跟水产公司合作了,那不得拓宽一下合作范围?

  渔船,大量的渔船订单,津门港造船厂都瞄着大船和巨型货轮在建设和发展。

  尤其是煤炭行业的助力,越大越不嫌大,运输能力越强才越好。

  工业发展是不全面的,也是瘸腿的,照顾不到所有需要。

  比如汽车,出现212吉普车以后,其他工厂都被其所兼并了。

  目的就是节约当前发展能力,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上去。

  李学武在谈起轧钢厂正在搞的吉普车,说小了,太精致了,跟212的定位重合了。

  其实不,212在原地踏步,京城汽车厂已经把设计精力转向了轿车。

  很遗憾的是,李学武知道,他们搞轿车真是几十年如一日。

  是的,几十年了,还跟最开始那一天差不多,没什么进步。

  轧钢厂的汽车暂时是不如212吉普车的,但供应不受限制,没有生产任务限制,可以供给给更多需要的单位和个人。

  物美价廉,打的就是时代差距。

  船舶制造亦是如此,都造大货船,营城造船厂偏不。

  脚踏实地,从小开始,先搞小货船,把近海航运搞起来,搞小渔船,把渔业捕捞需要满足起来。

  企业的多种经营关键优势就在于灵活,不受整体工业形势限制。

  每个厂都有自己的三产,三产生产的产品是由工厂自己来解决销售的。

  总体来看,国内的三产产品很多都不合格,或者产品设计老旧,不符合市场和外贸需要。

  所以国家不愿意收购和管理这一部分的商品。

  但轧钢厂的情况不一样,轧钢厂走在了三产的前沿,已经开始造车和造船了。

  这两样产品势必会将轧钢厂的先进性提升一大截。

  李学武靠坐在车后座,目光看向沿途大街上的三层高楼,以及六层大厦……

  别笑,这个时候三层的真是高楼了,六层的真能称为大厦。

  似是特别高的那种绝对是地标性建筑了,不能放在全局上来看。

  京城二环才刚刚形成,津门还是巴掌大的地方,绝对没有后世那种高楼耸立,直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