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三章:应是凛然有正气【首更送达】_回到秦朝当皇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拉拉拉拉………………】红票!

  雁门郡、大同边塞。

  在后世大同市的位置上,一座座军帐树立起来。一个中小关塞外,连绵而起的军帐上,一杆杆旗帜迎风飘扬。而最中间,最高的那杆赢字旗下面,便是扶苏所在的帅帐。

  二十军功爵制下,身为皇子的扶苏军功爵自然是不低的,为左庶长。为军功爵中的第十级,这个是按照扶苏历次军功递升而来的。若不是考虑到扶苏而今区区二十出头的年纪,只怕一个大上造都是有的。

  辰时的太阳还不甚猛烈,不过军营之中早就出操。仿造后世军训的启发,扶苏最初七天内别的不干。专门用来训练新兵的军姿。

  古代军训,训操大多便是武艺、阵法的训练。对于纪律的坚持,大多是出于主帅的威严。扶苏希望能通过站军姿来给这群新兵教教规矩。

  古代的军人抛头颅洒热血除了保家卫国,更多的则是求出身,谋上进。对于小兵而言,更多的是为了军粮军饷,若不是保卫乡里,大多数时候的军人提不起多少保家卫国的兴致。如此,古代的军人军纪可以说十分堪忧。在宋明之后的中国,军人可以用土匪来形容。好歹土匪还会讲究下次要来光顾,不会搜刮得彻底,可没有军纪约束的兵来了,大多是洗劫干净比土匪还狠。

  靖康之前的西军可谓是宋朝仅剩的精锐,当方腊之乱发生后宋廷汴京百万大军成了金枪银杆蜡杆头,根本对付不了。不得以请动西军,却发现成了西军大发其财的机会。西军入两浙,平定方腊之乱的同时,军纪极为败坏,百姓痛恨西军甚至都超过了方腊乱兵。

  扶苏自然不希望手下的兵马成了一股没纪律的乱兵。如此,扶苏自然下大力气教教这群新兵是什么是规矩军纪。而光是为了扶苏自身的政治形象,扶苏也希望自己手下的兵马有一股子军人的气质,而非一群兵匪的种子。

  如此,一步步褪去这些农民、破产小市民身上的旧有习气便成了主要工作。

  打仗扶苏懂得不多,还在老实学习。但如何铸就一支精兵扶苏却有长远的谋划。扶苏此次募得的新兵素质不错,虽说识字的总共没几个,但身体素质绝对优秀。

  但要如何将这些新兵手上的力气整合起来到最后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精兵,却是一个难题。

  首要,扶苏将骨架开始搭起来,那边是基层军团!

  期泽、庆倪成为此次新兵训练的两个练兵军侯。每人各领一曲三千人。以千人主为单位,每个曲有三个千人主。

  两个训练的主官确定了,其余的中层军团扶苏却犯了难。六个千人主,孙二杆子勉强能算一个。从各个边塞抽调来千人主直接拿来用也可以算一个。还有一个扶苏手中亲卫队出身的羊牟也算一个,但除此还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